中国古典美学之范畴──暨与“虚”有关之审美范畴(台灣南投 廖曼虛)
──台湾南投/廖曼虚(“虚境(美)学”学科概念之创建者;开山命题:“虚境蕴美”与“三象造境” )
中国古典美学,在源远流长之发展过程中,凝聚一套深具东方美学特色之美学范畴而自成体系,在世界美学之林中卓然独立。故研究中国古典美学,就应先以了解“中国古典美学之范畴”为入手,称为根源性之探微;继之以阐扬“中国古典美学之范畴”为实行,此乃迈向现代意义之进路。前述“中国古典美学”,叶朗先生将之分为三个时期,今就本“三个时期”,一窥各个时期之美學“范畴”。
先秦、两汉是“中国古典美学”之发端期,且先秦是中国美学史上之“第一个黄金时代”。先秦时期之“美学范畴”如下:老子如“道”、“气”、“象”,“有”、“无”,“虚”、“实”,“美”、“妙”、“味”。孔子如“美”、“善”,“文”、“质”,“兴”、“观”、“群”、“怨”。[1] 庄子如“罔”。《易传》如“象”之呼应于《周礼‧春官》之“赋”、“比”、“兴”。两汉如《淮南子》之“美、丑”,“形、神”。
魏晋南北朝至明代是“中国美学”之开展期,亦即中国美学史上之第二黄金时代”、。该时期之“美学范畴”:如“形”、“神”、“情”、“景”、“虚”、“实”、“意象”、“兴趣”、“妙悟”、“性格”、“情理”。刘勰之《文心雕龙》如“神思”、“风骨”、“隐秀”。唐五代诗歌美学如“气韵”、“气象”、“韵味”、“兴象”(殷璠)。宋元书画美学如“远”、“逸品”。诗歌美学和山水画如“意境”……。
清朝前期是中国美学史上之第三个黄金时代,亦即美学之总结期。该时期之学范畴如下:李渔如“传奇三美”之“情”、“文”、“教”。王夫之如“文”与“质”、“真”与“假”、“诚”与“幻”、“意、象、势”、“静燥、雅俗、贞淫”、“雄浑、悲壮、旖旎、整丽、高、润、平”。贺贻孙如“蕴藉”、“厚、秀、远、肆”、“奇”与“平”。叶燮如“理、事、情:才、胆、识、力”。[2]
此外,胡经之先生从“作品、创作、鉴赏”等三个面向中,将中国古典美学分成33个范畴,[3] 如下:
“作品”14个范畴:即“美丑、情志、形象、形神、气韵、文质、虚实、真幻、文气、情景、意境、动静、中和、比兴”等。
“创作”11个范畴:即“感物、感兴、愤书、情理、神思、凝滤、虚静、养气、立身、积学、法度”等。
“鉴赏”4个范畴:即“兴会、体味、教化、意趣”等。
“虛境”范畴,在“中国古典美学”之范畴中,可謂集腋成裘、克绍箕裘。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