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盘古艺术网![注册] [登录]

古今两取 自开生面--谈宗晓亮山水画

  http://www.artpangu.com   时间:2025-10-14 12:06:41    来源:盘古艺术网   点击:

  文/朱留心

  宗晓亮先生之画,分为两类。一类是取青绿山水之古法,然后自出机抒,挥毫抒怀寄慨;一类是参悟自然之玄妙,继而奋力求脱,为山河立传。观其青绿山水,丘壑峻拔、山石伟岸、刚气浩荡、一尘不染;云烟锁其峥嵘,神秘隐其素纸;恍兮惚兮、扑朔迷离、纵横捭阖、气象万千、明雅高洁、引人入胜。画山之法,得王希孟、仇英之精髓;而画云之法,合郭熙之笔意。此类画作,不用心揣摩古代经典之作,不反复锤炼北宗一路笔墨,断难有成。中国画,笔墨千古不易,色彩亦千古不易。

  

  

  

  青绿山水,为历代画家所喜爱,然有所成者,寥寥无几。退而求其次,能将青绿山水画出不灰、不脏、不渍、不腻之品相者亦属难得。何哉?盖因用色实在是诀窍太多,少用则单薄,多用必渍腻。颜料湿时晶莹剔透,待干则板结、发灰,甚至发暗变脏,至此,画面俗不可耐、不堪入目。故颜色一道,事非不经过不知其难。即便是历代绘画大师亦将其视为畏途,何况是一般画家?有论者曰:颜料是胸襟、学养、才智、机巧的综合实力考验。观宗晓亮先生之绘画用色,明丽而不张扬;厚重而不堆砌;丰满而不闷塞,实为少有之能手。用色之关一破,再画青绿山水,眼前一片坦途。读宗晓亮先生之画,不仅有爽心悦目之感,更对其在青绿用法上攻坚克难极为佩慰。

  

  

  

  宗晓亮先生天生聪慧,又勤奋好学。于绘画一道,出于名门,师承有序,得正法而奠定深厚画学根基,悟其师堂奥之妙而又另辟蹊径。观其所作现代山水,空灵清旷、开阔辽远、云蒸霞蔚、浩气纵横,仿佛人间仙境。读之,大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此间有真趣,欲辨已忘言”之感。此画家精神寄托之处,亦画家胸襟、境界之显现,更是“我为山川代言,山川为我代言”之写照。宗晓亮先生绘画生动感人之处,此为第一特征。得此艺术境界,说明画家深得虚实之法。

  

  

  画山水,实处容易虚处难。虚处既是胸有丘壑、豪气鼓荡的表现;亦是总揽全局、拿捏局部承接的机巧掌握,既可破画面之迫塞,亦可增视觉之谜离,非大智慧无以措置。古人于此道多有所论,反复强调:“实处着力、虚处着眼。”可见,虚处乃画之关键。无它,满纸堆砌,索然无味矣。今观宗晓亮先生绘画举重若轻,常以烟云横亘山川,复以朴茂繁密相映衬。绘画若一味写云雾,则云雾无所依附,画面势必内涵空洞,观者眼中无景,虽舒畅而终一无所得。故需为云雾之中添景,画乃耐品。宗晓亮先生画中可贵之处就在于虚中着意刻画实处。如此,虚实相依,画面节奏感强烈,读之,教人心曲波动,有荡气回肠之感。

  

  

  宗晓亮先生山水绘画的第三特点是敢于造景。观其绘画点景,有些既非来源于摹古,亦非写生,乃心苗所发,自家安置。这就是李可染所说:“可贵者胆。”绘画若发心自娱,取像先贤或搬照造化,则自然无话可说;若有志于艺术创作,当乘物以游心,创造一个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美丽笔墨之境。宗晓亮先生胸怀大志,意在出蓝,在借鉴今贤笔墨基础上,往往在画中作几处自己喜爱的屋宇,这既是情怀所致,亦是突出藩篱之举措。这种自家所造之景,亦别致新颖、饶有意趣,给人视觉一新之喜。照这个路子走下去,彻底变革,前途不可限量。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对中国画新视野的探索已蔚然成风,各种优渥的条件使画坛新人辈出。鲁迅先生有诗曰:“愿乞画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我借花献佛,以此诗赠宗晓亮先生,相信他在得天时、地利、人和的春风中,一定会砥砺前行,在不远的将来,他会再画出更多更新更美的山水巨制,向更多的人传输自己的激情壮彩;他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一颗闪亮的艺术明星,他也会自然而然地为万众瞩目,为中国的艺术事业贡献出自己源源不断的力量

  

  

  画家简介:

  

  宗晓亮,自幼喜爱画画,中小学时期曾与陈硕石先生学习花鸟;工作后又喜爱上山水画,曾得到过关山月先生的指点。早年曾进修山水画培训班,开始临习中国传统山水。多年来在传统山水的基础上与当代山水进行结合开始山水创作。后从师著名山水大家张复兴先生学习山水,得到了先生的真传深教。现为张复兴先生入室弟子;张复兴工作室助教;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丰台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河山画会理事。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感悟
分享到:
网站合作:web@artpangu.com 艺术资讯/展览投稿:info@artpangu.com 拍卖资讯:pm@artpangu.com
Copyright ©2010-2013 盘古艺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4402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6487号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