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孙骥教授,请问论文可以如此“参考”吗?!

1已有 1954 次阅读  2012-10-10 11:03

 

孙骥教授,请问论文可以如此参考吗?!

 

 

请朋友们注意两文的红色部分,如此做学问,学生会让这个教授教成什么样子?

孙骥论文:

情绪心理学在艺术欣赏中的运用

             孙骥 SY0910157   09心本

什么是情绪

   情绪一词源于拉丁文,意思是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代表着感情性反应的过程。当代的解释是情绪是情绪是对趋向知觉为有益的、离开知觉为有害的东西的一种体验倾向。这种体验倾向为一种相应的接近或退避的生理变化模式所伴随。而且情绪是日常屡见不鲜并亲身体验的一种心理活动。他给人们带来快乐和满足,又使人不可避免地遭受苦恼和折磨。

情绪与艺术的关系

   在一般艺术作品的创作中,情感这个词经常被提及,而情绪一词却较少被提及。其实情感与情绪同属感情性心理活动的范畴,代表着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情感是对感情性活动过程的体验和感受。情绪则是这一体验和感受状态的活动过程。情绪与艺术的关系极其密切,不但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的过程中始终相伴随,而且在艺术作品中也总是依样式、体裁的不同而发散、表现出或单纯或丰富的情绪。人们从对艺术的欣赏、接受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其间始终伴随着情绪。情绪与欣赏之间的关系,较之情绪与创作的关系有其独特的地方也有值得探究的方面。

情绪在艺术欣赏中的体现

   一个人心情愉悦的时候,往往易于接受那些形式简洁、色调明快轻松、浪漫气息浓厚的作品;然而,心情抑郁的时候,对那些伤感、悲壮的作品,更容易接受。情绪影响着人们的许多行为,对艺术欣赏也同样不例外,这样的影响都是在不觉中发生的。

任何一种过激的情绪,都会影响一个人正确判断事物的能力,因为他的思维几乎被情绪所控制,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明显的主观情绪的介入,艺术作品所传递的信息,很可能会被完全歪曲。如果是处在极喜或者极悲的状态,那就根本谈不上去判断什么、去欣赏什么了,一个人处在这样的情绪状态中,几乎就失去了思想的能力。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只要觉醒,就处于情绪状态,而且不论处于什么样的行为环境中,总是会有情绪反应相伴随。比如,平静、快乐、狂喜、生气、害怕、忧郁、惊讶、悲伤、厌恶、愤怒等等,这些情绪无时无刻不在伴随着我们

   因此在艺术欣赏的整个过程不仅充斥着个人情感的因素还有情绪对其的种种影响。在这里以下谈谈在情绪中更提炼的对艺术欣赏的影响因素。

(一)兴趣与接受

   兴趣是一种经常与快乐交替出现的正情绪。它具有适应性价值和动机性品质,表征为支配个体的选择性知觉和注意。如果在缺乏兴趣的情况下,被动的、非情愿地去观看、聆听某一作品,那么其注意会移向别处,仍然达不到欣赏和接受的目的。

 

   情绪不会导致负情绪。兴趣吸引人去接触和欣赏作品。但是在欣赏作品时却可能产生愤怒、悲哀,或因主人公的不幸而激发同情,但这并不影响审美愉悦的发生,相反,人们常常是在流泪之余得到极大的审美满足。

(二)移情与接受

   移情是人们生活中常有的情绪性反应,譬如人们在欣赏影视作品时就会在观看情节中加入自己现实生活中体验的情绪。即由作品中人的遭遇、情绪引发了自身对过去某种经验的联想,从而产生移情。

如何调节情绪更好的提高欣赏效率

   我们知道艺术欣赏并不是纯粹被动的行为。在这一过程中观众会联系自身的阅历有个内化和再创作的过程。而不同的观众的经历、修养以及性格气质的差异,于再创造过程中,其体验和想象又各具特征,人们在阅读中会因自身情况的不同而产生独特的情绪反应。

    那么什么样的情绪最适宜我们进行艺术欣赏呢?宁静平和的情绪状态。拥有这样的情绪状态,对我们的艺术审美是重要的。只有这样的状态,才能够更好的激发我们的审美注意。什么是注意呢?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普通心理学》上册第188·曹日昌著)只有通过注意,我们才能够真正成为艺术审美的主体。注意不是单一的只是观照客体,同时也注意主体的内在本身,注意是一种综合的心理活动。当我们面对一件艺术品的时候,在宁静平和的情绪状态下,我们才能够更好的注意、观照我们面前的艺术品,通过注意,才能够更好的调动我们的情感、思想、想象、经验,来接受艺术品传递给我们的艺术信息。

 

   艺术创作是人类精神的精华,艺术欣赏更是让这种精华实现价值和吸收再创造的重要过程。情绪却参与其中,情绪是与生据来,无所谓好坏,不过老子曾曰过,过犹不及。各种情绪把握好自身的度,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能有个平心静气的状态才能更大激发自己潜在的气质。

 

参考书目及网站

《情绪心理学》 孟昭兰 北京大学出版社

《情绪心理学》陈少华 暨南大学出版社

《情绪状态与艺术欣赏》 陈军川 百度空间

 

 

我的原文:

 

情绪状态与艺术欣赏

 

 

作者:南岛

 

 一个人心情愉悦的时候,往往易于接受那些形式简洁、色调明快轻松、浪漫气息浓厚的作品;然而,心情抑郁的时候,对那些伤感、悲壮的作品更容易接受。情绪影响着人们的许多行为,对艺术欣赏也同样不例外,这样的影响都是在不觉中发生的。 

任何一种过激的情绪,都会影响一个人正确判断事物的能力,因为他的思维几乎被情绪所控制。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艺术作品所传递的信息,因为主观情绪强烈的介入,艺术作品本来的面目很可能会被完全的歪曲。如果是处在极喜或者极悲的状态,那就根本谈不上去判断什么、去欣赏什么了,一个人处在这样的情绪状态中,几乎就失去了思想的能力。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只要觉醒,就处于情绪状态,而且不论处于什么样的行为环境中,总是会有情绪反应相伴随。比如,平静、快乐、狂喜、生气、害怕、忧郁、惊讶、悲伤、厌恶、愤怒等等,这些情绪无时无刻不在伴随着我们。 

同样,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情绪对他们的艺术创作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也就是说,艺术作品渗透进了艺术家们在创作时的各种情绪色彩。如果我们要求艺术品的欣赏者,去对应艺术家的情绪状态,来进行艺术欣赏的话,这显然是荒唐的。更何况艺术品本身所传递出的信息,会感染、左右人们的情绪——这是另外的话题,在这里就不去谈它了。 

那么什么样的情绪最适宜我们进行艺术欣赏呢?宁静平和的情绪状态——只有这样的情绪状态,我们才能够最好地欣赏我们面前的艺术作品,去充分地领略艺术家带给我们的艺术大餐! 

但是,拥有这样的情绪状态是困难的。 

我说的困难是指当我们欣赏艺术品的时候,不可能不受到主观情绪的影响,即便情绪平和,在关照艺术品时,也会被过往的经验、思想、知识、修养左右我们的审美(我们的情绪,除了受到当时环境的影响外,这些因素,也会影响到我们的情绪)。 

所以,宁静平和的情绪状态也只是相对而言的。但是无论如何,拥有这样的情绪状态,对我们的艺术审美是重要的。只有这样的状态,才能够更好的激发我们的审美“注意”。什么是“注意”呢?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普通心理学》上册第188页·曹日昌著)只有通过“注意”,我们才能够真正成为艺术审美的主体。 

“注意”不只是单一的观照客体,同时也注意主体的内在本身,注意”是一种综合的心理活动。当我们面对一件艺术品的时候,在宁静平和的情绪状态下,我们才能够更好的注意、观照我们面前的艺术品,通过注意,才能够更充分地调动我们的情感、思想、想象、经验,来接受艺术品传递给我们的艺术信息。 

 

注:该文发表于《美术教育研究》2012/2总第23

 

 

2012.7.31 于成都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