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陈绍学 草书是生命的律动

已有 1294 次阅读  2013-09-18 08:44   标签陈绍学  草书是生命的律动 

               草书是生命的律动

                    陈绍学               

   草书分章草、小草、大草三大类。就小草与大草而言,用笔变化是无穷的。孙过庭说:草贵流而畅。也就是说,写草书要流动而畅达。我认为,这些远远不够,只是对草书外在形式的判定。好的书法应该是鲜活的生命,不能像电脑打印一样是呆板的死字。尤其是草书更是一种生命的律动。

      1、草书体现书家的精神。书法是以表现书家的精神世界为主的创造活动,因而它自觉的反映出现实生活中人的本质。是其思维、性格、气质、品德、意志、情感、理想、经历等精神因素的物化形态。书法的本质,在于用一种形象化的符号表现客观事物,同时着重反映了人的精神世界。远在西汉,思想家杨雄就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这一书为心画论的观点,他从一个方面说出了书法作品中思想情感和艺术个性。无论是书法刚健庄重,还是飘逸妩媚;丰富多彩又妖娆变化都是作者胸中积蓄已久的精神表述。正因如此,千百年来,不仅字如其人已成了人人皆知的深层意识,而且书品即人品也成了中国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观。我们看到古往今来的草书艺术家的书法作品,大都将内心深处的感情以线的形式抒发出来。有的似咆哮的大海,喷薄的火山;有的似涓涓的流水,委婉的琴声,大都体现了当时的思想状态。张旭把满腔情感倾注在点画之间,旁若无人,如醉如痴,如癫如狂。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中赞之: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怀素以狂飙旋风式的线条组成的狂草,给人以绵绵不绝、气贯长虹之感;而王羲之的草书的线条则雍容平和、雅逸潇洒,见之如入虚无缥缈之境,心绪归之宁静。因而,书法作品往往是作者精神品质的投射,也体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状态。

     2、草书体现个人的情感。情感作为草书内在的生命,作者必须赋予作品以情感,唯有此,在其笔墨工夫、技法过关的前提下,才能使作品呈现出丰富的精神与气质。草书是刹那间技巧与情性的完美结合,故尤其需要才情。只有心手双畅,才能入无为之境。唐代蔡希综《法书论》云:(张旭)乘兴之后,方肆其笔,或施于壁,或札于屏,则群象自由,有若飞动,议者以为张公亦小王之再出。张旭的非理性的创作状态和书写情景,由此可见一斑。今人写草书,有的只是为了冲击展览,与古人书写目的是完全不一样的。考虑更多的能否入展获奖,追求展厅效果视觉冲击力,不是书家个性情感的宣泄。书家的创作方法过于理性,书家时时处在精心制作的笼罩下,作品缺少了情感的抒发,缺少了那种调动全部情感进入书写的状态。这样是不可能真正进入到草书创作境界的。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其主要特点就是传情达意。草书作为书法艺术中最抽象、最具思想和情感表现力的一种载体,更多的是依靠书家本身的激情和书法本身的表现力,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强调个人性情表达,并不是像当前有的书家抛弃一切法则,天马行空,任意为之。甚至单纯地求奇、求异、求怪、求丑,胡乱涂鸦,还觉是自成风格,大肆炒作。我认为,要正确把握草书的个人性情表达,必须先把握两个重要基础:一是需要技法支撑;二是需要综合修养。古今凡个人性情表达最成功的作品,都是被后人奉为经典法书的作品;而个人性情表达最突出的书家也都是技法高超的书家。颜真卿的《祭侄稿》,其个人性情表达之强烈当推为古今第一。而其之所以能为成功表达个人性情的典范,除了具备强烈的感情本身以外,更因为颜真卿是一位功力深厚、技艺高超、集大成的书法大师。宋陈深评:书法至此极矣。天下有此情者何止万千,而独颜鲁公能有此书,正说明技法对于个人性情表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人性情的表达需要综合修养,个人性情其实是一种综合性的素质,是一个人思想观念、学识修养、品格情操以及生存环境、生活状态和性格、情感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
      3、草书体现运动的节奏。生命是在生机勃勃的运动中显示它的活力。草书的线条点画之韵律是以用笔的快慢节奏来表现书法动态美的方法。写出了字的节奏,也就写出了草书的特征。这与音乐的节奏是相通的,一首乐曲,因其旋律优美,富有节奏,和谐流畅,才能悦耳动听。一幅草书作品,因其用笔轻重徐疾,抑扬顿挫,结字左欹右侧,有大有小,生意盎然,才能让人赏心悦目,神思无穷。如果运笔时用平均速度,快则全快,慢则全慢,缺乏节奏变化,单调乏味,则作品必然或生硬板滞。所以写点画时,用笔必须讲究节奏的快慢、轻重,然后才有韵律可言。若欲掌握节奏,还应熟记楷法,宜先缓笔,定其形势,上来就快,必失规矩。如陆柬之《文赋》、李邕《麓山寺碑》等最能体现出寓动于静,沉着有力,这样写出的字才能达到用笔的精到、周全,笔力的劲健入骨,意态的沉静渊穆。寓婀娜逸秀于雄健浑穆之中,意境高远,不染尘俗。若初学草书,便欲抒情写意、痛快一时,任情恣性,不屑工稳,则必疵病百出,难有所成。朱和羹《临池心解》曰:作书须以整暇出之,若匆忙行笔,则折搭无起讫,往来无含蓄,如治乱丝而紊之矣。所以写草书的节奏虽然稍快一些,但切不可手忙脚乱,失却法度。

    轻与重、快与慢是相对而言的,重以取稳,厚实而有质感;轻以取巧,轻灵而有妙姿;快以取峻,神奇注于笔端;慢以取妍,自然容于徘徊。处理得当,则用笔生动自然、变幻莫测,所以用笔轻重快慢,关键在于守法。刘熙载说得好:行笔不论迟速,期备于法,善书者虽速而法备,不善书者,虽迟而法遗。明解缙《春雨杂述·草书评》:学书以沉着顿挫为体,以变化牵制为用,二者不可缺一。若专事一偏,便非至论,如鲁公之沉着,何尝不嘉,怀素之飞动,多有意趣。书法艺术变化万端,难有定规,偏执一隅,必有所失,包容万象,又决难做到,利弊得失,全在悟性深浅。

    4、草书体现审美的修养。草书线条追求动荡感。动荡生变化,动荡就充满着无限的生机。因为这线条的写成倾注着书写者的激情,而这线条又是以代表功力的中锋用笔的为基础的,所以虽流畅飞舞,动感十足而又不显空泛。是立体的概念,圆代表着无始无终、无中无偏,圆的线条最为流畅,最为柔顺,又最为坚硬,包含着最丰富的美的联想,圆又有无处不在,无穷无尽的含意。连绵大草用笔缭绕,一气呵成,线条跳跃得令人眼花缭乱,信手万变,变幻莫测,一切楷、行、篆、隶的用笔之法都要糅合一气,所以一切用笔中的方圆、中侧、徐疾、轻重、提按、圆转等的笔法都可在草书的线条中应用、变换。虽速度快,连绵不绝,但仍应如刘熙载指出的草书尤重筋节,若笔无转换,一直溜下,则筋节亡矣。虽气脉雅尚绵亘,然总须使前笔有结,后笔有起,明续暗断,斯非浪作

线条之美在于形态和质地,形态有动感,动由情生;质地能圆润,圆之所得在中锋。反之,如若线条飘浮、扁薄,或软而无骨,或硬而失润,或肥而多肉,或瘦而露骨,或浓肥庸俗,或光滑刻板、或牵丝不挺、或笔势别扭,都是用笔之病,都是线条的形质有亏。书法线条给人以美感的关键在于。无论线条的外表是柔是刚,但均需内涵劲力,这劲力的由来是充分发挥书写者的用笔技巧和控制笔毫的能力,让笔的作用力和纸的反作用力构成一股粘着的磨擦力,使写出的线条有轻重徐疾,顿挫起伏,形曲势直的变化,或优美流畅,或厚重凝练,或柔润遒劲,都能体现出的美。一字千字,准绳于画,线条有力感,那么作品就能具备良好的素质。          

 

                   2013年6月13于北京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