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静观园

已有 1730 次阅读  2012-02-25 15:58   标签face  class  center  color  style 

作品静观园,纸本设色,宽68cm,高136cm2003年作品

静观园据说这是王朴的庄园,王朴参加革命后,把它辟为学校。解放后,这里便是江北第二中学校。作者高中时期便在这里度过。地属重庆北碚区静观镇,就在静观场口。当是是江北县最最左的一所学校,学生的劳动量大得过分,学校伙食团的用煤,分给学生自己抽时间去担,要到30里外的山上煤窑去担;毕业班不分任务,男生每人每学期要担400斤。女生要担200斤。学校几十亩菜地,全是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去种,学校伙食养猪的猪草,每人每天要交5斤;学校吃的粮食等所有物品,都要由学生搬运,学校修教学楼的所有建材,砖瓦,全由学生搬运。最是恶劣的,是上山搬木料。两个体育老师在山口‘把关’:他觉得你搬小了,就叫你放下,他两个抬一根来,叫你搬回去。要是就地没有大的,他就叫你回去重搬。一般都是下午下了第二节课去,回来都黑尽了。特别是遇到落雨,那更是狼狈。那些女同学,一个人扛不会,两个抬,山路窄而曲,不好走。那时又没吃饱,学生男女之间不允许有感情,一经发现,就考不了大学。男生也不敢轻易去帮女生。晚上八九点钟还回不来,下雨淋得落汤鸡似的,更是狼狈。因而许多女同学不胜摧残,选择了退学。笔客有个老同学,从小学一直同班到高中,没淘汰的,就只她一人,很不容易。也因此退学了,这一退,就下去了。下去了在农村就永远上不来了。那个时候不像现在,户口是跟你拴死了的,你有天大的本事也走不了。笔客因偶得静观场口有一个牛车站要收购青草,乃用星期天割草卖得维持学业。第二学期 未完,因国家无粮,就全校停办了。62年恢复时,只通知了四分之一的学生复学。笔客因一直为班上、学校办黑板报,故在复学之列。六○年底停学回到生产队,已是第三年饿死人了,因大地已无可食之物,连生产队长也饿得没劳动能力了。一队板田无人犁,唯有两条牛天天打敞放,荒草连天,倒还长得壮。于是笔客便犁田,全队的100多亩板田是作者一人犁完的,一直犁到十二月份。犁一亩田评工分10分,也就是一个劳动日,另补偿2斤谷子的‘工分粮’,兑现。就靠这个,救活了行将饿死的母亲和三哥的命,笔客也得以生存下来。那时生产队社员每人每天供应口粮六两谷子(十六进称),抽二两工分粮,只吃得到四两,久之,怎不饿死人嘛。61年,上面大约也知道饿死人了,已派了‘工作组’到村上。村上成立了‘肿病医院’,这肿病医院的‘病员’每天供应1斤米,也无什么医药,只集中在一个成立伙食团时搬空了的院子里吃住,‘疗养’。‘工作组’的同志见所有生产队的板田都没犁完,只有我们这个队犁完了,来一了解,说是一个高中生回来犁的,便认为思想好,觉悟高,就叫我到肿病医院去当会计。吃12两(十六进称)米一天,在本队评10分(一个劳动日)工分。一直搞到春节。因犯‘接收病员扩大化’错误,过了春节就放回来了,但过了春节,社员已增加到每人每天半斤粮,饿不死了。六二年搞了‘三自一包’,因几年土地丢荒,虽是毛种,收成却破例的好,于是六二年便好转了,不再饿死人了,学校也开始恢复。笔客因工分争得多,工分粮也分得多,又得复学,乃将麦子炒熟了,磨成‘炒面’,带到学校去,不时以开水冲吃,以补不足。偶访得静观场供销社有一个养猪场,要收买猪草,6角钱100斤。于是利用星期天打猪草卖,得以维持伙食费,身体也慢慢复元了,乃得安心读了两年书,才考上了大学。高考在考场,忽忆停学的老同学,有诗怀念云:

轻风闲蝉鸣初秋,白云倚天阵雁雄。

凌江波涛随笔涌,华蓥山峰出雾中。

何当燕子人还在,亦应华章随榜中。

阵阵相思阵阵想,等闲钟到题未终。

一九六四年七月二十四日于水土镇高考场中怀旧有句。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