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杨玉琪的“怪圈”(五)

1已有 655 次阅读  2013-10-30 10:42

杨玉琪:戏说“艺术”怪圈    (之五)


(五)

 

附记:

作为一个“另类思维”的研究者,我倒是常常为那些收藏家或艺术品经营者着急:为什么不能突破中国人习惯随大流的劣根性、有一点自己的独立思考呢?另辟蹊径尤其是当中勇敢的先行者们是经常会有意想不到收获的,别总以为随大流就一定安全。一窝蜂炒股,套牢;改投房产,受陷;千军万马过桥不是遭挤困动弹不得,就有可能会掉入河中。可后面还不知有多少傻乎乎的从众者在拼着命往前挤呢。

举一个收藏界朋友都熟知的例子:二十年前,有人去乡间踏青郊游,偶尔会出乎意料地发现歇脚农家的鸡食盆竟是一只元青花,院子里用砖头支着吃饭晒米用的石板竟然是块北魏名碑。中国地广人多历史悠久,加之农村人文化的浅陋,象这样的机会和实例不知听过多少。于是敏感的聪明人动心了,仿而效之者竟汇成了浩浩荡荡向农村“进攻”的寻宝大军。殊不知幸运的成功者毕竟凤毛麟角。同样浩浩荡荡望洋兴叹的失意人中,不知有多少人是具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精神的。他们仍然跋山涉水逐户搜寻。没想到队伍一旦壮大就必然会形成商机,总有更聪明的人在前面挖好了坑等着你呢。于是你千哄万骗、耗时费力才说动那家老实巴交、其犟如牛、冥顽不灵的山里农民,亲眼看着他从猪圈里挖出了祖上传下来的青铜鼎,欣喜若狂地冲净一看:“西周”的。满心以为祖坟冒青烟捡漏了、发财了、终身衣食无忧了。可经专家鉴定,原来却是“上周”的。我想朋友们都大大低估了史无前例触及全国上下每个人、每个家庭的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毁灭性的神威了,复巢之下岂有完卵?即使万幸尚有残存,必定是少之又少、难以寻觅的。回观今天的收藏大军、众多旷日持久的寻宝鉴宝电视栏目、浩如烟海的收藏品以及每个城市必有的众多大大小小的“潘家园”们,其宝贝从何而来?

 

身为画界中人同时又是画界的“槛外人”,我想以自己的经历和思考和藏界朋友以及艺术品经营者们聊聊我的一孔之见。

简析之:

若想玩真正大名头的作品,(如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等)应多考虑底价太高、投资额大、周转时间和空间受限、涨幅和利润预期看似清晰但却又难以准确触摸。因为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多因素问题。世界经济的大势、金融流动的走向、收藏界追猎喜好的演变、恶意炒作的后遗症、虚高泡沫的破裂隐患等任何一个因素的渐变都会在整个收藏界掀起轩然大波甚至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这和股票买入点的选择一样,极难做到把握精准。所以“砸手里了”的哀叹时有耳闻。同时还应想到,目前大名家艺术品的天价涨幅是由于国内艺术品市场尚处于很不成熟的“年轻”阶段、近年独特的社会现状、暴发者增多、房地产萧条带来的投资方向減少、引发众多投资人非理性投资等诸多因素综合造成的。(多少年前国内的高档艺术品大量流向国外市场而近年来此类作品又都大量回流了。金融市场是铁面无私的,这样的流向就足以证明国内藏品价格虚高的现象。)

记得前几年一大批莫测高深的“中国现代(油画)艺术品”横空出世,极短期间内即炒作到以“千万”为单位的天文价码。令我辈等才疏学浅孤陋寡闻者目瞪口呆。我们真的属于“皇帝新装”故事里的普通百姓,对其艺术水准自不敢妄加评述。只听说国外某名满全球的收藏界大鳄以每幅几千万元的价格、象逛超市一样满盘大收,然后将这一千多幅作品分批运走。那时对新老藏家甚至财大气粗的地产大鳄们带来何等巨大的刺激、诱惑和鼓舞!因此,登高者身先士卒,从众者涌跃跟上奋起直追。大批涂着灰黯色彩、呆若木鸡、扑克牌面孔的人像作品一时奇货可居,被“抢掠”一空。可曾几何时,还是这只大鳄,突然又清仓大甩卖了。只可惜展庭冷落、购者寥寥。细想想,人家是世界级富豪,率性一下只如一场毛毛细雨,而众多跟风者中则不少与身家性命攸关。于是刹那间就真和他们手中的藏品一样面色青紫呆若木鸡了。从理论分析,固然投资大获益也可能丰硕,但不可回避的风险也会增大。如何取舍、如何规避风险、如何慧眼识珠、如何另辟蹊径、如何意识超前、如何领军开拓新的疆场、如何从险中求胜逐步演变成稳中求胜,这是对藏家、经营者智商和胆识极大的挑战和考验。

 

在中文领域常将商业运作商业行为简称为“买卖”。千百年来约定俗成,何等简洁、生动、准确。

可不是嘛,左手以认定的价钱买进,右手以再以合适的价钱卖出,中间的差额则归操作者所有。只是无法完全确定这中间的差额是盈利还是亏本,愿赌服输,无法怨天尤人的。依我愚见,历史的长河流转到今天,仅以“买卖”两字来概括就显得太简单太原始了。魔术的手法太简单就容易被识破。倘人人都会做、都能做、都去做,那还有你什么事儿?应使之具有“技术含量”,除了有智慧有胆识而外,还要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服务以尽可能地增加所售产品的“附加值”。这就是“买和卖”两个字之间的“运作空间”。投入的精力愈多就会将这个空间拓展得愈大,最终获利的把握就愈大,所得的利润就愈多。看不到中间这个大天地或者不愿在这片土地上耕耘的人,永远就只能是一个小买卖人,成不了气候的。这就是小买卖与大商贾之间本质性的区别。

即以运作艺术品市场为例:

首先应彻底打破经营艺术品生意基本上是短线行为、是一锤子买卖的传统观念,要学会制定长线战略。所以一定要“组建团队”。组织形式是松散的合作模式,(非正式公司)但是参与人员必须相对固定。要组成三驾马车的架构。主帥:投资人、老板、决策者;主将:具体执行者;軍师:具相当艺术理论和画艺、善于分析思考、目光敏锐精准的谋划者。这样的结合体会各展所长、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具体实施:以专家的眼光而不仅是个人喜好出发,从名声尚未大响的画家群中遴选出具艺术灵气、功底深厚、有艺术思想和追求、有大师苗头者,锁定目标选购作品。(此时的作品价位应不会太高。)有一定积累后正式签约。进行重点包装推介。出画册、举办巡展、向高端场合高端人群引见。这是一般画家无力达到但又极想达到的境界。这绝对是双赢的局面:画家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和可能,画商前期购入的作品也在同步增值中。在举办巡展和各类政、文、商活动中,也是极大极好推销画作的最佳时机。至此,就到了考验商家目光和胸怀的时候了,完全不必担心画家的翅膀硬了会单飞。其实画家也有思考,除了感激和良心,市场、人脉、文宣等全都需要依仗商家之力。画家从此只需专心创作,省心省力,再不必腆着脸王婆卖瓜岂不妙哉?讲句不太确切且不太礼貌的戏言:商家选定推广了多少画家,就等于以极小的成本建了多少座“永动机”式的艺术工厂。因为这些“机器”是有生命有灵魂的。只要当初那一点点润滑油的启动,以后就再也不需提供能源了。因为产品价值的一部分就成了继续推动机器不停运转的用之不竭的能量源泉。

小结此策特点:低成本、低风险甚至无风险;多个小源头汇集成大水流,长久运作永无止境。确保成功的前提是:老板(帥才)的实力、目光、胸怀和决断;将才:坚韧的行动力执行力;军师:专业水准和前瞻意识。

有这样共赢的好事,精明的藏家、商家们何乐而不为?

 

信马由韁、拉拉杂杂写到这里,回头一看实在是太长了些。不知有多少朋友能坚持看到最后?谨向強忍絮叨阅读至此的朋友们致意。

为表谢忱之真挚,我承诺:有兴趣或有需要探讨具体实施方案甚或有更远大目标的朋友,只要在我的雅昌博客留言板上提出要求,我将有问必复。朋友们亦可用《谷歌》搜索“杨玉琪”三字,则官网、演讲视频、《另类思维》著作和各类策划方案都可轻易查到。

希望能给朋友们带来些许帮助。

 

杨玉琪  于加拿大多伦多市之马克汉姆  2013 – 3 - 15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涂鸦板